Alan Hou的个人博客

论互联网上的那些偏见

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,对拼多多、快手、今日头条乃至抖音抱有一种“偏见”

比如认为

其实回头来想这些“偏见”其实毫无意义,也带来不了任何优越感,反而容易忽视一些本质性的东西。

这段文字本来是准备写在“闲言碎语”里的,突然发现已经超过一千多字了。

那就再扯上“十块钱的”,最近有在看七牛云老许的架构师文章,可能读偏了,发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“一切皆流量”。

比如微软的起家就是靠着操作系统占据流量,硬件厂家其实并不与用户直接交互,而操作系统中的软件则不同,早期做盗版的蕃茄花园之类的就是靠预装软件获取的收入;那么随着时代的发现,Internet 和浏览器走入了人们的视野,这个时候人们多在进行网上冲浪,那自然也就成了流量最为集中的地方。

而大多数人是记不住网址或者说不知道该去哪里访问的,于是便产生了目录/网址导航,如雅虎和国内的 hao123(据说后者一度为百度带来了50%以上的流量,实在是不可思议),等到人们被教育得差不多了(同时优质内容也开始越来越多了),搜索引擎就开始发光发热了,不得不提到的显然就是谷歌和百度了。

操作系统竞争的延伸是 Android 和 iOS,移动时代的软件单位是 APP,苹果技高一筹的地方在于它建立了硬件生产、软件分发和支付的闭环,因此紧握流量。而谷歌虽然“道德情操”更高,把安卓开源出来了,但那些小弟们在翅膀硬了之后都不再理老大,那些预装的软件一方面由于国情、另一方面由于利益已经不再预装,支付更是想都不要想,于是老大只好自己也跳出来做硬件。

而浏览器之争延伸到了小程序,从本质上说小程序就是一种移动时代的浏览器,要知道大部分的(微信)小程序的大小都在2M以下,自然和至少几十兆的 APP 不是在同一层面角逐了,当然任何事物的边界随着时代的发展都在不断变化。

好像有些偏题了,果然缺乏规划和调研的文字都是闲扯,用北京话结尾

颠儿了~

后记:

为了验证我自己的观点我特地花时间体验了一下拼多多,测试下了两单,没有惊喜,也没有碰到惊吓;然后在今天(2019年12月31日,边听罗胖侃大山边试)用自己的马甲加几个亲密的人测试了下“提现”功能,在分享到第6个跟200块差198.9元时,第7个助力的人为0.01元,第8个助力没有获取任何金额;嗯,也算是交个智商税吧,心态比较平和,只为验证一下,所以还是不能期望一直靠套路成长的人格局突然变高,但不能就此说这是个骗局,我估计还是会有一部分可以获取到现金的,最终需分享的人不得而知。

当然在过程中我还是有所期待的,因为基本判断是这个节点这家公司应当尽快洗白自己,但也会觉得这种助力的方式其实是个双刃剑,首先从消费者心理角度一个人可能至少会扩展到5个或以上的用户,那么其增长可想而知,其次还是那个“爽”与“不爽”的理论,就是这套方法设计一定是大部分人无法完成“提现”,也就会有很多人会“不爽”。

至于视频网站,虽然快手和抖音都很优秀,但我个人比较看好的还是 B 站。因为更具知识性也更为正能量

退出移动版